Thursday, April 20, 2006

消費者的光環

家裏要換冷氣機,於是四出格價,思量如何才可以獲得更多着數,包括
在吉之島買的話不如先申請j-card,也不妨申請一張新信用咭,順便拿取迎新禮品,市面上那間銀行的禮物最合心水呢....

在香港生活,少不免有以上這一番糾纏,可能是生活樂趣,也消耗不少
光暗,本可於圖書館悠閒度過的下午,便在急速的腳步中,在各大電器
零售店鋪間成為消費的前奏。

無膠袋日一名來港工作的德國人表示來港後已將家鄉的環保習慣拋諸
腦後,融入港式膠袋消費模式。德國人以紀律見稱,尚且不能獨善其身
於香港這個擠迫的消費社會,我一介華人子弟,何能幸免於着數消費的
引誘?

想念至此,內疚感大為減輕,我可不是富貴人家,精打細算地消費也是
繼承上一代人節儉的美德。況且在資本主義社會,消費本就是生產的支
柱,消費者才是社會的建設者,經濟棟樑....

想念至此,簡直有點沾沾自喜,開始感到自己頭上有個光環在閃亮。個
人小小的付出做就了社會進步,原來我也有一分力,也發一分光,想來
不禁有點熱淚盈眶(陶傑式用語)。

誰說的?我消費故我在。

這叫做資本社會存在主義哲學。

Labels: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 Home